龙泉刘杰青瓷[龙泉三杰之一]

中国新闻网
2016-06-19

  耐得住寂寞,才守得住繁华。但凡成功之人,往往都要经历一段没人支持、无人陪伴的黑暗岁月,而这段时光恰恰是沉淀自我的关键阶段。在最浮躁不安的青春岁月里,80后青瓷艺术家刘杰“隐居”于大山之中,终日与瓷为伴,潜心钻研着龙泉青瓷古法烧制技艺,一呆就是数年,几乎与世隔绝。

  藏艺十年,昔日山中少年终一鸣惊人。在日前落幕的APEC会议上,刘杰创作的“五子登科——砚滴”、“桥耳炉”莹润胜玉、独具匠心,获得了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喜爱。他年轻,人生道路走得还不是很远,然而他从艺十余载,他的青瓷故事一说就很长……

  不负韶华 埋没在泥土中的青春

  在朋友的眼里,刘杰就是一个“异类”,唱歌、打游戏、泡吧,所有80后最热衷的事情,刘杰却一点兴趣都没有。只有谈及青瓷,那双沉了一湖水的眸子才会泛起丝丝波澜——青瓷可能是他唯一的爱好了。

  有空没空,他都喜欢呆在工作室,揉泥、拉坯,用满沾泥浆的双手打磨出一个个青瓷胚胎,伴随着飞旋的转盘,他的思绪仿佛也能回转到记忆里的山中岁月……

  刘杰出生于1985年,念书的时候就喜欢动手做一些小玩意。高中毕业后,刘杰一门心思想找份工作,刘杰的亲戚知道后就把他带到了瓷厂。这是刘杰第一次近距离看到青瓷的烧制,没想到就是这一眼让他从此爱上了这一行。

  2002年,刘杰拜青瓷行业技艺高超的老艺人为师,正式学习龙泉青瓷的烧制技艺。23岁时,为潜心钻研仿古瓷的烧制技艺,刘杰跑到一个偏远的小山村,一呆就是数年。

  正是放荡不羁的年纪,当同龄人都在享受着物欲生活时,刘杰却躲在山坳中,一次次揉泥,一次次地拉坯成型,将自己的青春封存在了厚土之中;当别人都在讨论世界杯哪支球队更胜一筹时,刘杰却一心扎在书堆里,一遍遍翻阅着龙泉青瓷典籍,汲取着前人遗落的独门秘技……

  只要说起山中的日子,刘杰的嘴角就会不自觉得弯起一个弧度。别人问他:“苦吗?后悔吗?”他摇摇头说:“如果说人生分为青年、中年、暮年三个阶段,那么我青年里最美好的时光都沉淀在了那里。”

  那么,刘杰眷恋的究竟是一段怎么样的时光?

  以古为师 仿古瓷烧制堪称一绝

  在龙泉,刘杰的仿古瓷堪称一绝,用资深青瓷收藏家的话来说就是“几可乱真”。这一手让人艳羡的烧制技艺从何而来?采访中,刘杰告诉了我们答案:从书中而来,从钻研中来。

  天下各大窑系中,龙泉青瓷一直被认为是仿制难度最大的瓷器。“只有能够烧制出几可乱真的仿古青瓷,才可能真正掌握龙泉青瓷的传统烧制技艺,才算得上技艺全面、技术精湛的制瓷艺人。”彼时的刘杰年轻气盛,于2008年独自上山,潜心研究各时代龙泉青瓷精品的器形、胎料、胎色、釉料、釉色以及装饰手法,并不断的试验,不断的摸索和不断的感悟。

  那几年也正是龙泉仿古瓷风头正盛的时候,然而由于古现代施釉技术和釉料配方的差异,市场上的很多仿古瓷形似而神不似。龙泉青瓷追求薄胎厚釉,自五十年代龙泉窑恢复以来,龙泉青瓷的施釉工艺主要以浸釉、荡釉、涂釉及喷釉为主,整体的釉色十分统一。

  然而刘杰却从一些老瓷片的断层中意外地发现,古青瓷往往里釉是粉青,外釉是梅子青,再外面就是天青。为什么一件古青瓷会有不同的釉色?唯一的答案就是,古法的施釉技艺与现代根本不同!

  这个意外发现让刘杰陷入了深深的思索,大脑混沌间,他脑中突然闪现了之前看到过的一本书——朱伯谦老先生的《龙泉青瓷简史》,里面曾经提到过,古人烧制青瓷不同于现代,一般都是从素烧开始再施釉再素烧,两者循环往复。

  当年,这个说法曾受到不少人的质疑,大家普遍认为这种说法根本就不靠谱。而现在,刘杰认为,朱老先生说的很有可能是可行的。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,刘杰反复试验,从原料到青釉配方,从工作机器到设备,力求还原古人烧制青瓷的条件和场景。

  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数不清多少次的试验,刘杰最终成功研究出了宋代官窑瓷器多次上釉的技艺,基本步骤就如朱老先生所言:素烧——施釉——再素烧——再施釉——三次素烧——三次施釉——烧成正品,可以重复多次。这一方法完全脱离了现代瓷器施釉方法,使龙泉青瓷作品釉层更加丰厚、质感更加细腻、釉色更加滋润。

  仿古瓷在龙泉有着千年的制瓷历史,与前辈比起来,刘杰这位初出茅庐的后生显然是幸运的。经过打磨锻炼,还没到30岁的刘杰,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各种胎色和各种釉色的烧制技艺,也能够仿烧各个时代的各种器物,成为了“龙泉三杰”之一。

  藏艺十年 APEC会议上一鸣惊人

  刘杰是一个早熟的人,但他并没有因为这份早熟变得过分深沉,反而成长得更加稳健理性。27岁对于刘杰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节点,这一年,他结婚生子,下山转型。

  常年隐居山中的刘杰对龙泉青瓷的市场行情一无所知,偶然间听说一个现代青瓷杯能卖到上千元时,他才意识到了里面的商机。从仿古瓷转到工艺瓷,对刘杰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难事,至少从技术上来说是这样。

  转型初期,刘杰是迷惘的,经常是市场上流行什么他就做什么。但是,青瓷文化,文化青瓷,只有注入作者思想的青瓷才有灵魂,一味迎合市场对刘杰的发展来说显然是不利的。

  对这一点,刘杰有清醒的认识,他认为现在自己知名度不高,需要等待时机去发展。

  机缘正悄然降临。2013年10月,刘杰受邀参与APEC国宴青瓷的设计与制作。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试验和烧制,最后,刘杰以最擅长的青釉配方和施釉技艺制作出了独具匠心的“五子登科——砚滴”、“桥耳炉”。

  APEC会议期间,刘杰的作品被摆放在了雁栖湖国际会都的主席休息室、会议中心接待室等重要区域,成功受到了各国领导人、嘉宾的喜爱和关注,尤其是“五子登科——砚滴”,造型精致端巧,做工细腻唯美,兼具注水和清赏把玩价值,远看晶莹无瑕,近观水润如玉。

  藏艺十年,一鸣惊人。刘杰的年轻让人惊讶,而他的成功则让人钦佩。在采访中,越深入越能感受到,这个30不到的小伙子,对古青瓷有着超乎常人的执着与痴迷,就连他的妻子都会忍不住嗔怪:“经常看一幅古青瓷的图片,一看就是几个小时,饭都顾不上吃。”

  “龙泉青瓷不仅要传承好,更重要的是发展好,只有秉承传统工艺,又融入当代的审美意识,才能创作出时代认可的作品。”刘杰表示,接下来将乘着APEC的东风,注册自己的品牌“在山堂”,创作一批传统器形结合现代审美情趣的作品,力求传统创新相融合,实用把玩两相宜。

  以古为师却不泥古,刘杰身上既流淌着龙泉人执着的创作精神,更张扬着新一辈艺术家的独特个性,耐得住寂寞也守得住繁华,我们相信,刘杰的春天才刚刚开始。(完)


阅读4139
分享
写评论...